当前位置:
配电室值班机器人介绍
来源: | 作者:中联电科 | 发布时间: 2022-10-09 | 100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联电科DD-Power 运维电力云平台的出现,是当前电力工业设备数字化革命的最新表现,它综合了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逐渐发展成熟的新兴技术,与原有的自动化技术、工业软件结合,正在创造出全新的商业图景。

中联电科业务介绍


智能监控平台由三部分组成:(1)硬件就地监控系统,即配电室值班机器人,(2)后台监控软件代维系统及云服务器,(3)线下抢修服务机制,包括线下抢修服务队和DD电工服务系统;通过这三部分系统,形成完整的智能代维服务生态链,充分的利用现有大数据与网络云技术集中整合,来实现对于用户侧的全智能监控;

No.1

硬件部分

配电室值班机器人,安装在用户配电室中。一台标准机器人完全可以达到初级的监控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机器人分为标准版,小型箱变版和用户选配版,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机器人可以对电力运行的动态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出,机器人内部包含:网络通讯模块,应急电源模块,数据通讯模块,电力监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


1.标准版机器人有两块高压多功能智能监测仪表和两块低压多功能智能监测仪表,分别接在高压的两路出线开关(201、221)和低压的两路进线开关(401、402)上,变压器的损耗就可以被计算出来。


2. 四块监测仪表和4台遥信智能模块的数据通过工业平板电脑进行数据类型从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再通过这个DTU进行传输数据,目前大多数用户都在采用GPRS无线网络技术将数据传到云服务器上,也有部分用户通过以太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3. 机柜里还集成了UPS不间断供电系统,在用户全站停电的时候可以保障机器人系统不会跟随配电室一起停电,可以将报警等信息实时发送。在用户配电室网络恢复的同时,还能将数据通过网络发出,既保障了数据稳定,同时也更加迅捷、节约成本。


4. 目前具有数据通讯功能的硬件都可以接入平台进行数据监控。比如温度、湿度、火灾、消防,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进行值班机器人硬件的选配,使重点位置的数据监控更加全面,从而达到用电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同时还可以加摄像头让它具备摄像功能。如果用户有需要,也可以定制加入湿度、水、油、气、暖等数据,这些非电量因素数据在系统平台上的均可以采集。


5. 机器人一直在更新换代,目前也正在研发具有配电室巡检、交互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制造探讨机械臂的开发和VR3D呈现的技术。


No.2

【软件部分】


1.配电室高压一次系统图,两块高压多功能智能监测仪表通过采集三相电流电压 算出有功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其中红色代表合闸,绿色代表分闸。


2配电室的低压一次系统图。两块低压多功能智能监测仪表分别采集两路低压进线的数据。还有所有出线开关的分合闸状态。


3. 用电曲线图,曲线显示框里会显示昨天的完整曲线和今天的实时曲线。也可以查看其中一个节点的实时数据,选择框,可以选择显示的内容,选择相应项目,方便查看最想看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对比。


4. 数据记录:数据5秒一采集,数据展示有十分钟和一个小时,也可以查看历史运行数据记录。可以通过起止时间来确定查询的时间段,选择要查看的开关,历史数据就会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配电室数据不仅通过采集、生成、管理三个环节,更有专家团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5. 实时报警:可以查看到实时发生的报警信息。同时,这里还提供了过滤的功能,可以通过选择来查看已经被确认的报警,未被确认的报警等相应的内容。在报警信息里,可以看到报警的详细内容,包括发生的具体时间,报警名称,当前状态,报警值等详细的信息。

No.3

应急预案


1.信息报告:信息知晓人必须在5分钟内以电话方式口头告诉运维中心负责人。


2.先期处理:运维中心负责人接到信息后,要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指导现场值守人员做先期处置措施。


3.应急响应:应急小组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运维中心负责人统一指挥,必要时并联系供电部门予以协助。


4.应急结束:应急处理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小组予以撤退,配电室恢复正常监控运行工作。

总结

1、根据《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GB/T 31989-2015》国家标准8.3.1中规定“无人值守,少人值守”的配电室运维模式应运而生可以改变传统的人工运维模式,实现少人值守甚至无人值守,而且可以弥补招工难,用工风险大,专业度欠缺,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2、在用电领域,人眼根本看不出来电路里电流、电压、温度等变化和异常,而机器人的智能化,自动化,能彻底的帮您解决配电室的潜在故障和消除人工运维盲区,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减少人员成本支出,提高设备性能。